蒿屬絹蒿亞屬(Artemisia subgenus Seriphidium)是菊科春黃菊族(Asteraceae—Anthemideae)中最具多樣性的類群之一。該亞屬主要分布于中亞及我國西北的干旱、寒冷的高山和荒漠地區,具有良好的耐旱、耐寒及抗鹽堿特性,能以其獨特的適應性、藥用價值、生態功能和遺傳多樣性為科學研究和植物資源利用提供豐富的材料。然而,由于歷史上在文獻和標本考證方面不足,性狀觀察不夠全面與深入,且受限于野外調查的困難,導致我國該亞屬存在名實不符、物種界定模糊等諸多亟待解決的分類學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聯合國內外科研團隊開展了針對中國絹蒿亞屬的系統性研究。近期,該研究成果以專著形式(書名:A Taxonomic Revision of Artemisia subgenus Seriphidium (Asteraceae—Anthemideae) in China)發表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植物分類學》)上。該書詳細介紹了絹蒿亞屬的分類歷史、形態學及分子系統學等方面的研究進展。在分類處理方面,主要包括描述了一個新種Artemisia neolehmanniana,提出了兩個新組合,并將九個絹蒿亞屬物種從中國植物區系中剔除,最終確認我國有絹蒿亞屬29種。此外,專著為每個物種提供了詳細的異名引證、形態描述、物候、生境、地理分布和海拔信息,及分類學評述等方面的信息。為了增強該專著的科學性與實用性,該書還為每個物種提供了模式照片和地理分布圖,并為大多數物種配備了精美的野外形態照片及解剖圖。
該專著的第一作者為華南植物園博士后金光照,葛學軍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馮纓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俄羅斯科學院科馬洛夫植物研究所Mariya Sheludyakova和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植物研究所Ozodbek Abduraimov也參與了該研究。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1646/phytotaxa.686.1.1
圖1. 新球序絹蒿(Artemisia neolehmanniana G.Z. Jin)。A:野外植株,B:生境,C:葉片(從上到下:下部葉,中部葉,上部葉),D:復合花序。
圖2. 新球序絹蒿(Artemisia neolehmanniana G.Z. Jin)的墨線圖(劉運笑繪畫)。A:植株,B1:外苞片(內側),B2:外苞片(外側),C1:中苞片(內側),C2:中苞片(外側),D:下部葉,E:葉毛被,F:頭狀花序,G:兩性花,F:兩性花(縱切)。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