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湖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辦的2025年度湖南省生態質量監測部署會暨監測技術培訓班走進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桃源農業生態試驗站(以下簡稱“桃源站”),開展現場技術培訓,為全省生態質量監測工作注入新動能。
培訓伊始,桃源站副站長盛榮對與會人員表示歡迎,并結合桃源站的發展歷程,系統介紹了建站歷史、核心研究領域等內容。她表示,希望大家通過此次實地了解,既能提升個人技術水平,也能進一步加強各站之間的溝通協作,共同推動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發展。
隨后,桃源站高級工程師侯海軍帶領全體學員參觀了試驗基地內布設的長期定位監測和研究樣地,并從樣地設置的目的意義、監測內容與方法、取得的有價值成果等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讓來自各中心和綜合站的技術人員對桃源站開展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學到了先進的監測技術與理念。
本次培訓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特別安排了現場實操和考核環節。參訓人員積極參與軟件現場應用操作,深入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實踐,在動手操作中鞏固所學知識,切實提升了生態質量監測的實戰能力。此次在桃源站開展的現場技術培訓,不僅是一次專業技能的提升,更為湖南省生態質量監測工作搭建了交流與學習的優質平臺,對推動全省生態環境監測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桃源站積極與國家部委及湖南省各級單位合作,先后開展湖南省水保監測技術培訓,國家水利部水保共享站點項目建設,2025年全國科普活動桃源縣科普活動等,利用臺站的科技平臺和人才優勢服務地方的生態、水利及農業建設,提升區域人民群眾科學素養,取得了積極進展和顯著成果。

培訓現場
附件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