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软件_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_91蜜桃在线观看_av成人综合网

科研進展

華南植物園真菌異養植物與菌根真菌的共生關系研究獲新進展

發布時間:2024-12-01 作者:scbg 來源:華南植物園

植物與菌根真菌之間的互利共生(菌根)是植物-微生物共生互作的主要模式,它能夠促使植物積極響應并適應各種生物和非生物脅迫,從而進入新的生境乃至占領新的生態位,最終推動物種分化。真菌異養植物(Mycoheterotrophic plants)是植物-真菌互作驅動植物進化的經典案例,以其獨特的營養方式、與光合自養植物截然不同的進化方向備受關注。真菌異養植物沒有葉綠素,依賴真菌而生存,二者之間互作關系從祖先的互利共生轉變為寄生,且在這種關系轉變過程中往往發生真菌合作者的轉變,同時伴隨著真菌特異化的發生。真菌合作者的轉變使得真菌異養植物能夠拓展新的生態位,進入不同于光合自養祖先的生境(通常是陰暗、潮濕的森林地表層)并生存,進而發生物種分化,這也是植物-真菌互作推動植物多樣性分化的具體體現。真菌異養植物通常比光合自養植物具有更高的真菌特異性(Fungal specificity),即其只與較少的真菌形成互作關系,且這些真菌往往具有較近的系統發育關系。然而,當前對真菌異養植物的起源與進化歷程知之甚少,其共生真菌轉變及特異化發生的生態機制仍困擾著眾多研究者。

為探究這一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中心趙中濤副研究員利用真菌異養植物的模式植物類群-水玉簪屬進行了相關研究。研究團隊對水玉簪屬各物種開展了廣泛采樣,通過高通量測序等手段,對水玉簪屬7個植物種、16個居群開展了伴生植物調查和微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真菌異養植物不依賴于特定的植物類群,而是能夠與絕大多數伴生植物形成互作關系以獲取真菌營養,且不同生境的共享真菌可能為其生境轉移提供了前提條件。研究進一步發現,導致真菌特異性形成的因素不僅是植物方營養方式的轉變,生境遷移也明顯促進了植物中真菌特異性的發生。

相關研究結果以“Not only transitions in nutritional modes but also niche shifts facilitate mycorrhizal fungal specialization in?Burmannia”為題,發表在國際生態經典期刊Functional Ecology(《功能生態學》)。華南植物園趙中濤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張奠湘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文章鏈接:https://bes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365-2435.14706


圖1. 水玉簪屬不同營養型植物。

圖2. 水玉簪及其伴生植物中菌根真菌的系統發育結構。A.水玉簪不同物種中真菌群落系統發育結構;B.伴生植物中菌根真菌群落的系統發育結構;C.水玉簪與伴生植物中真菌群落的關系;D.水玉簪伴生植物中真菌群落的聚類結構。





附件下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义县| 剑河县| 高邮市| 平谷区| 渭南市| 忻城县| 大港区| 花莲县| 庆云县| 钦州市| 池州市| 灵武市| 泽库县| 宜丰县| 龙游县| 沁阳市| 依安县| 南投市| 罗平县| 普洱| 新密市| 正定县| 郯城县| 平泉县| 永春县| 平邑县| 绥江县| 额敏县| 平乡县| 和静县| 衡阳市| 东莞市| 海安县| 桑植县| 汶上县| 牙克石市| 茂名市| 莱芜市| 仙居县| 中方县| 永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