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花植物的花粉和胚珠數目在物種間和物種內廣泛變異,在植物繁殖成功中起關鍵作用,能夠影響異花傳粉的成功率、種子產量、對后代的遺傳貢獻以及子代適應度。探究花粉和胚珠變異的原因能夠使我們了解生態和繁殖因素如何塑造有性生殖資源的分配。然而少有研究在系統發育框架下,探討環境因素和花性狀等對近緣物種間花粉和胚珠數目的變異的影響。
研究以中國西南山地廣泛分布的報春花屬植物為研究對象,解析了其花粉和胚珠數目的變異模式和影響因素。報春花屬植物約500種,廣泛分布于北半球山地,中國的西南山地是其現代的多樣性分布中心,分布范圍從海拔50m 到5000m。報春花是典型的蟲媒花和二型花柱物種,在群體中有兩種花型,在雌雄器官高度上相互異位。二型花柱特性能夠促進花粉精確傳遞并且促進異交,是研究花多態性平衡選擇和有性生殖資源分配的模式。此外,二型花柱還會演化為能夠主動自花傳粉的同型花柱類型。
研究人員收集了報春花屬73個物種(包含二型花柱和同型花柱)99個群體的花粉和胚珠數據,花性狀數據和群體海拔數據,在系統發育的框架下探討配子變異的影響因素。結果發現:(1)無論是否考慮物種間的系統發育關系,物種的長柱花和短柱花的單花花粉量都與分別與其海拔高度呈顯著正相關??赡艿慕忉屖歉吆0挝锓N需要產生相對更多的花粉,以應對不確定的傳粉環境。(2)在所有物種中,長柱花都產生小而多的花粉,短柱花產生大而少的花粉。物種間花粉大小與其對應的花柱長度呈顯著正相關,這有助于維持兩種花型間雄性適合度的平衡和花型多態性。(3)物種的胚珠數目在物種內花型間沒有差異,也不受物種海拔高度影響,然后表現出很強的系統發育信號。(4)從二型花柱(異交)向同型花柱轉變(自交),伴隨著花粉數目顯著減少。在自交條件下,選擇傾向于降低花粉數目以減少資源投入,支持自交綜合征的假說。
該研究通過報春花屬物種的比較分析強調了影響植物花粉和胚珠產生的內在和外在因素之間的復雜交互作用,并強調了分別考慮花粉和胚珠數據的重要性。以報春花屬為代表的二型花柱植物在有性生殖方面存在典型的形態與功能的趨同演化,是進化生物學的經典議題之一。未來通過被子植物多譜系的比較研究,有望進一步理解功能性狀多次起源機制與適應意義。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分類與多樣性研究團隊“動植物互作與生態適應專題組”的袁帥副研究員和西華師范大學講師曾桂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張奠湘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多倫多大學Spencer C.H. Barrett 教授,華南植物園羅世孝研究員、徐源副研究員、郝凱助理研究員參與了研究。感謝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鐘莉博士,大理大學蔣顯鋒博士,云南大學張杰博士,貴州師范大學朱興福博士,江西省科學院劉淑娟博士在樣品收集中提供的便利。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青年人才專項的支持。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JSE)(《植物分類學報》)上。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s?e.13146
圖1. 報春花屬物種及其二型花柱特性。A 西南地區代表山地峨眉山廣泛分布的12種報春花屬物種;B 迎陽報春的花結構特征,分別展示長柱花,短柱花以及同型花。紅色箭頭分別指示柱頭和花藥
圖2. 基于三個葉綠體片段的報春花屬物種系統發育樹。右側展示的條形圖分別代表配子數目及花性狀數據。
附件下載: